抗战之铁血佣兵

admin 生活纪实 70
在抗日战争时期,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佣兵加入了中国的抗日队伍,他们拥有强大的军事技能和战斗经验,为中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。这些佣兵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,以铁血的决心和意志,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尊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。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,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、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英勇象征。

抗战之铁血佣兵

1931年9月18日,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,在这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,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了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,1932年8月1日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由农民组成的抗日武装——工农红军第27军建立,徐海东任军长,王树声任政治委员,10月,中国工农红军第27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,11月,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7师,徐海东任师长,1936年6月,又改编为抗日先锋军第4军,徐海东任军长。

徐海东(1900年5月22日-1970年3月2日),原名元清,湖北省黄陂县(今武汉市黄陂区)人,1925年9月,徐海东考入省立黄陂县第一师范学校,其间,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而被开除学籍,1926年5月,五卅运动一周年时,他参加了当地的罢工活动,是年10月,徐海东在本县搞农民运动时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大革命失败后,徐海东参加秋收起义,加入中国工农红军,走上革命征途,1931年10月,徐海东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方面军独立第4师师长、第224团团长,他率部进入英山、霍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,组建了英山县苏维埃政府,组建了工农红军独立第4师。

1932年10月,以徐海东为队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方面军第2纵队第4梯队在英山与敌激战,在掩护部队转移时,徐海东身负重伤,留下终身残疾,1933年3月,徐海东进入中央苏区,任红25军军长、红15军团军团长等职务,率部参加了第五次反“围剿”。

1935年10月,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,11月26日,徐海东率红15军团到达直罗镇,与红一方面军会师,接着红15军团编为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,徐海东任军团长,直罗镇战役结束后,徐海东任红28军军长、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副主席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徐海东任国民革命军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、第105师师长、第344旅旅长、八路军129师344旅旅长、津浦支队司令员等职务,他率部进入冀中、冀南抗日根据地,建立抗日政权,组建了抗日武装队伍。

1938年10月,徐海东率部进入冀中抗日根据地,建立抗日政权,组建了抗日武装队伍,同年12月,徐海东任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、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,他率部深入敌后,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组建了抗日武装队伍。

1940年4月,徐海东任华中野战军司令、苏中军区司令员、苏北区党委书记,他率部在苏中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队伍。

1943年3月,徐海东任华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、苏中军区副司令员、苏北区党委副书记,他率部在苏中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队伍。

抗战胜利后,徐海东任华中野战军司令、苏中军区司令员、苏北区党委书记等职务,他率部参加了沙土集战役、涟水战役、仁州战役、孟良崮战役等战役,其中孟良崮战役中,徐海东的七旅在陈毅的粟裕的指挥下,与敌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展开殊死战斗,全歼敌人,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徐海东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、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、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务,他参与领导了抗美援朝战争,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标签: 抗战之铁血佣兵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