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大的成语有很多,如“大吃一惊”、“大器晚成”、“大相径庭”、“大智若愚”、“大义灭亲”、“大快人心”、“大显身手”、“大材小用”、“大事不妙”、“大家风范”等等。这些成语都包含了“大”字,并且具有各自独特的含义和用法。“大吃一惊”表示非常惊讶,“大器晚成”指有卓越才能的人成就较晚,“大相径庭”形容彼此相差很远。这些成语广泛运用于汉语表达中,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有关大的成语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成语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不仅是语言的精华,更是历史的载体和文化的传承,在这其中,“大”字成语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,深受人们的喜爱,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常用的“大”字成语,以及它们的来源、含义和用法。
我们来看“大惊小怪”,这个成语形容对于一件小事过于惊讶,表现出过度的反应,它来源于《红楼梦》中的一句话:“宝玉听了,忙放下手中的茶杯,走上前来看,一看之下,顿时大惊小怪起来。” 类似的还有“大惊失色”,形容因过度惊讶而脸色大变。
接下来是“大器晚成”,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晚年才有大作为,或者事情到了晚年才取得成就,它来源于《论语》中的一句话:“子曰:‘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。’” 类似的还有“晚成大器”,意思相同。
再来说说“大言不惭”,这个成语形容人说大话毫不羞愧,它来源于《论语》中的一句话:“子曰:‘大言不惭,则无礼也。’” 类似的还有“不耻下问”,形容人谦虚好学,不怕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。
接下来是“大同小异”,这个成语形容事物的大体相同,但略有差异,它来源于《庄子》中的一句话:“大同而小异,谓之君子。” 类似的还有“略有所不同”,意思相同。
再来说说“大相径庭”,这个成语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别极大,它来源于《左传》中的一句话:“子有四方之志,其过隙也亦远矣,何不日引其过,而使之日进乎?”杜预注:“言二人相去,若千里之隔。” 类似的还有“天壤之别”,形容差别极大。
接下来是“大包大揽”,这个成语形容人承担的责任重大而繁多,它来源于《红楼梦》中的一句话:“如今包在我身上了。” 类似的还有“揽辔澄清”,形容人勇于承担责任,不怕困难。
再来说说“大智若愚”,这个成语形容有极高智慧的人看起来却十分愚笨,它来源于《老子》中的一句话:“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。” 类似的还有“装疯卖傻”,形容故意装出愚蠢的行为或姿态。
接下来是“大材小用”,这个成语形容才能很高的人被用于低下的职位或工作,它来源于《后汉书》中的一句话:“初,胡广、王龚、钟浩、陈纪皆与昭同郡,并事董卓,昭以材达,故独得留事,广等并叹咤曰:‘吾乃以昭才达故当共荐之,而阴夺其席,此违忠恕者所宜同忿。’” 类似的还有“屈才”,意思相同。
再来说说“大同小异小异”,这个成语与大相径庭、天壤之别意思相似,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别很大,它来源于《抱朴子·内篇·论仙》中的一句话:“凡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?其大同而小异,其合而分。” 类似的还有“天差地别”,形容差别极大。
接下来是“大器免成”,这个成语形容具有大才的人能够不劳而获,它来源于《庄子·外篇·至乐》中的一句话:“天下马首焉为乎?天隐忧之也,天固不能生万物,有德者天助之,无德者天毁之。” 类似的还有“坐享其成”,意思相同。
再来说说“大家风范”,这个成语形容人的风度、气概不凡,它来源于《后汉书·邓训传》中的一句话:“训承大家风范,以简朴自居。” 类似的还有“风度翩翩”,形容人的风度、气概优美。
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,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成语的用法和含义,大惊小怪、大器晚成、大言不惭、大同小异、大相径庭、大包大揽、大智若愚、大材小用、大同小异小异、大器免成和大家风范这些成语,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,更是传承了我们的文化,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“大”字成语。
标签: 有关大的成语